导航

发表时间:2023-08-21 栏目: 新华字典

褶的拼音: zhě  注音:ㄓㄜˇ   异体字:

部首:衤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16画  康熙字典:褶(17画)

简体部首:衤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6画   造字法:形声:从衤、声 可拆字为“衤 習”

繁体部首: 衤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自信,贤淑,高贵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PUNR   仓颉:LSMA   郑码:WTYN   中文电码:5977   区位码: 8162   四角号码: 37262

统一码:8936   笔顺编号: 4523454154132511   笔顺读写:捺折竖撇捺折捺横折捺横撇竖折横横   褶的笔顺 丶フ丨ノ丶フ丶一フ丶一ノ丨フ一一

褶字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汉字)

基本字义

(褶)zhě ㄓㄜˇ

    zhě(ㄓㄜˇ)

    ⒈  衣服摺叠而形成的印痕:百褶裙。

    ⒉  泛指摺皱重复的部分:褶子。褶皱。

方言集汇

粤语:dip6 zaap6 zip3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iap8 sip8 [客英字典] tiap8 sip8 [海陆丰腔] tiap8 sip8 [宝安腔] tiap8 | sip8 zap7 [梅县腔] tiap8 [东莞腔] zap7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zab5 zab5
潮州话:zih4

详细解释

〈名〉

(1) 裤褶服中的上衣 [court dress]。始为左衽骑服,后亦改为右衽,用作常服、朝服。如:褶衣(裤褶服中的上衣);褶裤(骑服)

(2) 古代的一种便服 [informal dress]。如:褶子(古代的一种便服。后常专指传统戏装中的一种便服,也作穿蟒袍的衬衣)

(3) 旧时女子的膝袜 [stockings]。如:褶裤(旧时女子的膝袜。也称膝裤)

(4) 另见 zhě

基本词义

zhě

〈名〉

(1) (形声。从衣,习( )声。本义:衣服折叠而形成的印痕)

(2) 同本义 [pleat;crease;wrinkle]

休将包袱做枕头,…我只怕干时节熨不开褶皱。——《西厢记》

卷底衣褶中。——清·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百褶裙;褶纹(纹痕);褶祬(衣服上的折皱);褶褶(皱叠的样子);褶绉(衣服上的皱纹);褶叠(折叠)

(4) 脸上的皱纹 [wrinkles;lines]。如:褶皱

常用词组

褶边、褶裥、褶皱、褶子

汉语大字典

[①][dié][《廣韻》徒協切,入帖,定。]夹衣。[②][xí][《廣韻》似入切,入緝,邪。][《廣韻》是執切,入緝,禪。]
(1)裤褶服中的上衣。始为左衽骑服,后亦改为右衽,用作常服、朝服。
(2)用以指裤。
(3)古代的一种便服。参见“褶2子”。
(4)指旧时女子的膝袜。[③][zhě]亦作“摺3”。
(1)衣裙上的褶裥或经折叠而留下的痕迹。
(2)脸上的皱纹。

康熙字典

【唐韻】徒協切【韻會】達協切,?音牒。【類篇】襲也。【儀禮·士喪禮】襚者以褶。 
又【禮·玉藻】帛爲褶。【註】衣有表裏而無著也。【喪大記】君褶衣褶衾。【註】褶,袷也。【急就篇註】褶,謂重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廣袖。一曰左衽之袍也。 
又【集韻】席入切,音習。【類篇】袴褶,騎服。【晉書·輿服志】弓弩隊各五十人,黑袴褶。 
又寔入切,音十。義同。 
又【韻經】古襲字。註見十六畫。

英语翻译

pleat, crease, wrinkles

褶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zhě
<名>衣裙上的褶子。张祜《观杭州柘枝》:“看著遍头香袖~,粉屏香帕又重隈。”
dié
<名>夹(衣)。《礼记•玉藻》:“禅为絅,帛为~。”

<名>骑服。《三国志•魏书•崔琰传》:“唯世子燔翳捐~。”
【褶子】一种传统戏装中的便服外衣。

带"褶"字的组词

打褶 、百褶裙 、皱褶 、绉褶 、菌褶 、衣褶 、衬褶袍 、裤褶 、褶儿 、褶子 、褶曲 、褶痕 、褶皱 、褶皱山 、褶皱带 、褶皱断层山 、褶纹 、褶绉 、褶衣 、褶裙 、褶裤 、褶裥 、褶褶 、褶边 、褶迭 、襞褶 、踅褶 、顺褶 、马牙褶

相关内容返回新华字典列表...

猜你喜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健康小知识 shidehealth.com